江津区是重庆辐射川南黔北的重要门户和“一区两群”重要支点,也是串联“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重要口岸、西部陆海新通道连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启动以来,江津凭借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主动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发展红利在江津区得以示范性显现。
构筑内生式创新发展环境
公共服务同标同质是都市圈同城化的重要风向标。近年来,江津区扎实办好“20+38+N”件民生实事,解决市场主体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急难愁盼”问题,2021年,江津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8601元,比全市平均水平(33803元)高14.2%,同比增长8.3%,民生事业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达78.5%。
近年来,江津区形成了装备制造、汽摩及零部件、新型材料、电子信息、食品加工五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量居全市第一位,主要工业指标居全市前列。
高标准建设西部(重庆)科学城纳入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重点任务。2021年3月份,西部(重庆)科学城江津园区管委会挂牌,目前正着力打造中国(西部)科学城南部创新中心、团结湖大数据智能产业园等载体,已引进产学研项目64个,协议引资超220亿元。同时,江津区构筑内生式创新发展环境,支持企业及科研机构科技创新。2021年,江津区新增科技型企业333家,总量达1482家;高新技术企业35家,总量达280家,居主城新区第一;培育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家,重庆市“隐形冠军”企业4家、“小巨人”企业2家、“专精特新”企业31家,总数位列全市第二。
形成开放新格局
江津区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向南,江津区已开通连接老挝万象及广西钦州、凭祥、防城港等边境口岸的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线路,联通东盟市场。向东,“重庆水运口岸扩大开放至珞璜港区”列入国家“十四五”口岸发展规划,珞璜港至上海港集装箱班轮成功开行,至泸州、宜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水上穿梭巴士已实现常态化运行,同时江津区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加速对接东部沿海地区,承接更多优质产业转移。向西,江津区加快与中欧班列(成渝)衔接,联结“一带一路”市场。向北,江津区加快融城通道建设,借助重庆主城航空、自贸区等口岸优势,提升开放层次和能级。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深入推进后,川渝货物往来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22年5月份,累计开行西部陆海新通道江津班列508列,运输货物23394标箱,运输货值共计29.45亿元。
通道带物流、物流带经贸、经贸带产业。如今,在江津区的世界500强企业已达23家,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45.6%。
从江津实践看,通过发挥要素、区位、交通、通道、产业等综合比较优势,把握融入国家战略产生的新机遇、新空间,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要战略支点和同城化发展先行区,形成了联动周边面向世界的开放合作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