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在国内多地多点频发,对供需两端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进入6月,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逐渐向好,京沪等地纷纷开始加紧有序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如何更好地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稳运行?如何保障物资供应、商贸流通,促进消费有序恢复?在日中国经济网主办的“抗疫保供复商复市与供应链稳定运行”线上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和企业代表普遍认为,稳住供应链是重中之重。

供应链稳定运行是关键

“在疫情冲击下,出现的经济下行压力和循环的不畅,凸显出我国供应链存在的堵点和难点。这不仅会对消费端产生抑制,更由于停产停工,区域间、城市间的物流不畅,产业链和供应链出现断链,导致整个经济运行不畅。由此又造成企业运行不稳、就业不稳,以及百姓对收入预期的波动,进一步抑制了消费。”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微在会上说。

疫情发生以来,在与会员企业的沟通中我们发现,大家反映最多的问题就是供应链不畅通的问题。”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秘书长彭建真在会上介绍道,如大部分连锁企业的生鲜产品都来自于全国的直采基地以及各地的自建物流中心,一旦出现疫情,跨省配送就会比较困难。

“以上海为例,本地超市保供车辆不能到外埠拉货,外地怕带‘病毒’;外地车辆更不敢进入上海送货,回去怕被‘隔离’。”彭建真说,而据永辉、家乐福、家家悦、物美、沃尔玛、永旺、步步高等反映,企业的车辆在江苏、安徽、湖南、贵州、河北、内蒙古、吉林等地都出现过通行不畅,导致商品短缺、成本骤增的状况。

“4月份以来,为打通关键堵点,国务院和有关部门采取了大力度的措施,在畅通运输大动脉和打通最后一公里、最后一百米的微循环方面,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效。”王微表示,物流的畅通不仅影响着城市生活消费,也影响着生产链、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我们要把保畅保通作为统筹疫情防控和稳定经济的一个关键抓手。”

商务部中国电子商务中心首席电子商务专家李鸣涛也提出,供应链的稳定运行在一定程度上是抗疫保供和复商复市的前提,或者说是一个关键环节。“而从现代供应链的定位和发展趋势来看,现代供应链不仅只包括物流服务,更承载了诸多的功能和价值,包括围绕客户的需求,让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商流等信息实现更高效的传递和组织等。下一步消费的恢复前提就是供应链一定要稳定,一定要健全供应链的保供能力。”

数智化提升抗风险能力

“在保畅保通的过程当中,既要在政策保障、打通堵点等方面重点发挥政府的作用,也需要更好地发挥市场主体的作用。如一些保供企业既有海量的自营商品,也能通过供应链整合能力快速高效地与第三方商家实现商品调配协同,并拥有自建的物流体系及丰富的配送网络,在畅通产业链、供应链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王微说。

李鸣涛也表示,依托数智化能力建设,电商对仓储、配送及整个供应链进行连接,在应对突发事件影响时,可以灵活调配不同仓库的资源,调配不同范围的配送人员,实现集中的保供服务,对社会整体大供应链体系进行了有益的补充。

“在上海疫情最严重的时段,京东在上海市内及江苏昆山的仓群因为封闭无法生产出货。但依托数智化社会供应链能力和遍布全国的物流基础设施,京东物流将上海的民生订单迅速切换,分配到华中、华南、西南等物流园区。在武汉、广州、成都等地的仓群完成对上海订单的拣货、包装,并通过大型干线货车运送到上海封控边界,再更换为上海本地京东物流车头运入上海,通过上海分拣中心和配送体系完成履约配送。”京东零售集团食品生鲜开放台总经理喻世哲在会上介绍企业参加上海保供工作的措施和经验时说。

同时,在仓群封闭最严重的时段,京东通过成熟的供应链整合能力,160小时建成上海保供临时专仓,72小时建成母婴临时专仓,通过自营模式,尽最大努力保障上海市民的“米袋子、菜篮子”和急需的母婴民生品供应。此外,京东超市筛选出有能力提供民生商品的第三方商家进行盘货,48小时内联合310个商家上线团购会场,通过京东到家和商家的本地同城配送,更多消费者可以及时收到商品。

据了解,截至5月底,京东物流已累计向上海运送包括米面粮油、药品、母婴用品等在内的物资超过15万吨,从全国各地增派分拣员、快递员等5000多名,抽调无人智能快递车百余辆,在上海建成超过1620个无接触社区保供站。

疫情中的保供经验显示,数智化有效提升了供应链的抗风险能力、保障稳定运行,加强数智化能力建设,已成为企业现代供应链发展与转型的重要方向。”李鸣涛说。(记者 李子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