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锦绣山河为名,确权登记做证。近日,海南省召开热带雨林国家公园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成果新闻发布会。记者了解到,2022年12月28日,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完成登簿,这标志着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成为全国首个完成自然资源确权登记的国家公园,也标志着我国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工作打通了“最后一公里”。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位于海南岛中部山区,总面积4268.54平方公里,约占海南岛陆域面积的1/8,是中国分布最集中、保存最完好、连片面积最大的岛屿型热带雨林,是世界热带雨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热带生物种类最密集的地方。拥有全国约20%的两栖类、33%的爬行类、38.6%的鸟类和20%的兽类。

根据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成果,公园总面积4268.54平方公里,其中,核心保护区2330.85平方公里,占54.59%;一般控制区1937.69平方公里,占45.41%。公园内自然资源面积3937.95平方公里,占92.26%,非自然资源面积330.59平方公里,占7.74%。自然资源中,森林3828.11平方公里,占公园内自然资源97.21%,占公园总面积的89.68%,水流102.8平方公里,湿地5.08平方公里,草原1.76平方公里,荒地0.20平方公里,探明储量矿产资源21个。按权属分,公园范围内国有土地面积3772.41平方公里,占88.38%,集体土地面积482.34平方公里,占11.30%。另外,存在权属重叠和争议土地面积13.79平方公里,占0.32%。

“聚焦使命担当,接下来,海南将继续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面完成海南省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工作,探索确权登记成果的集成服务,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产权支撑。”海南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程春满介绍,下一步,海南省将以此次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完成登簿为起点,力争2023年上半年全面完成海南省重点区域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工作,成为全国首个全面完成自然资源确权登记的省份。全面划清全省自然资源全民所有和集体所有之间的边界,划清全民所有、不同层级政府行使所有权的边界,划清不同集体所有者的边界。进一步发挥好确权登记在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资源管理链条中承上启下的作用。增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明晰自然资源产权,显化所有者权益,支撑自然资源精细化管理。大力推进确权登记成果集成服务,探索将确权登记成果服务应用于为海南国家生态文明实验区建设、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等重大改革事项,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统一行使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提供产权支撑。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