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县城看发展】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光明日报记者 刘勇 光明日报通讯员 李青坡

眼前是一望无际的“绿色海洋”。一人多高的玉米秸秆从黑土地里吸足了养分,迎着骄阳,正奋力地向上吐露新芽。

“猜猜看,我们黑土地里都有什么?”辽宁省昌图县阳宇农机合作社理事长李忠华蹲在田垄旁,捧起一把泥土,笑眯眯地问道。

深黑色的泥土夹杂着几片枯黄的秸秆,厚实的土层一阵松动,一只蚯蚓破土而出。

“秸秆、蚯蚓还有好多腐殖质呢。”还未等记者开口,李忠华就打开了话匣,“这可都是地里的宝贝啊!以前种地,有多少种多少,守着黑土地年年不休,化肥越施越多,亩产效益却越来越低。现在用秸秆还田、适当轮作的保护性耕作,不仅每亩可节约成本70余元,还可以保证稳产高产。2021年,我们亩产达到1860斤干粮,比原始耕种模式提高了20%左右,每亩能挣2000多元。”

粮以土为本,民以食为天。保护黑土地,就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石。辽宁是全国粮食主产省,拥有2800万亩典型黑土地。2021年,粮食单产达每亩955斤,位居全国第三。昌图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杨立冬对记者说:“巩固粮食产能,提升耕地质量势在必行。2011年以来,昌图县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强化政策扶持,累计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288.6万亩、保护性耕作439.3万亩,覆盖全县33个乡镇。‘十三五’以来,全县保护性耕作地块粮食累计增产1亿斤,增收1亿元。”

藏粮于地,更要藏粮于技。在昌图县的一块技术实验田中,一个奇怪的现象引起了记者的关注。本应密密麻麻种植的玉米,在这里却很有规律地相互间隔,留出了一条条裸露的“空地”。

“这是我们创新开发的‘二比空’种植技术。”听到记者的疑问,昌图县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张军来到两排玉米间,捡起一片枯黄的秸秆说道,“我们将两条田垄的玉米挪到一条田垄上种植,收获后秸秆留在原地,来年便成了旁边两垄的肥料来源,一年又一年地交替种植,土壤肥力始终有保障。”

“关键是留出的空垄距离要准。”谈到新技术,李忠华迫不及待地加入,“我们合作社依靠卫星信号给拖拉机导航,不用人为修正方向,就能种出笔直的垄,留出精准的空垄,通风透光效果明显。去年2000亩‘二比空’试验田,秋季亩产1700斤,高出普通模式近200斤。”

肥了黑土地,富了新农民。昌图县阳宇农机合作社社员李新华发现,这些年种地不再是“老把式”了。每到植保期,李新华便会开着一辆白色皮卡车沿着公路驶进田间,车厢里装着的是3架农用植保无人机。

“现在大家都叫我无人机‘飞手’。”李新华自我介绍,“2017年,我从铁岭市回到昌图县务农,合作社出钱让我们学习无人机驾驶技能,操作无人机在空中喷洒农药,省时省力又不会踩踏秸秆,一举两得,一年收入就有4万多元。”

皮卡车驶过成片的玉米田,几分钟车程后,李新华来到了本次任务的目的地。他一边卸下无人机,一边和同事们交流起来:“前天下了一场大暴雨,高温高湿容易滋生病虫害,今年的收成全看我们防得怎么样了。”

“新华哥,要不试试咱们县农业服务中心的‘秘密武器’?”另一名“飞手”抢过话头,说罢便拿出一个灰色小球放在手中,“这里面装的是赤眼蜂,专吃玉米螟。我们用无人机精确定位,每5米投一个,就能够覆盖整片农田。”

“好,说干就干。”李新华掏出手机,打开软件,一幅前方农田的全景地图便出现在眼前。沿着田垄画出一条折线,无人机便跟随指令缓缓升空,按照预定路线开始作业。一个上午,200亩的玉米植保工作便顺利完成。

“人多力量大。现在合作社学习无人机驾驶的人越来越多,培训也特别方便,大家不到一个星期就能掌握要领。”李新华兴奋地说,“新农民就要不断学习新知识。以后发展‘智慧农业’,我想用无人机实现‘足不出户,农情全知’,这样种地充满‘科技范’哩。”

《光明日报》( 2022年08月03日 10版)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