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智慧农业的加速部署与深入实践,越来越多的“黑科技”正在走进田间地头,为传统农业生产插上智能化翅膀。受访业内人士表示,推进智慧农业发展,既需要权衡由于数字化发展阶段不同带来的智慧农业的特殊性,又需要在广泛吸收服务业、制造业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确定可行的发展路径,从而加速推动农业生产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迈进。
农业生产迸发更多可能
(资料图片)
在河南省淅川县邹庄村的千亩智慧农田内,流转了100多亩土地的种粮大户邹会议向记者展示了智慧灌溉系统。“现在浇地可方便,我的手机上下载有软件,想浇哪个灌区,打开手机软件一喊,水就出来了。”邹会议说。
智慧灌溉只是智慧农业生产的一个缩影。受访专家表示,智慧农业的本质是利用“数据+算法”加速农业的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服务化延伸,进而实现效率提升和成本节约,这为农业产业的绿色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个性化供应提供了可行的发展途径。
——化肥农药等传统技术要素投入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带动效应日趋递减,粗放型投入的消极影响正在日益显现,迫使农业必须走绿色发展道路。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肖荣美表示,短时间内系统性、全方位的改变传统生产方式并不容易,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智慧农业为改变传统生产方式、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一种可行路径。
——农业部门劳动力的老龄化与兼业化趋势更加显著。“小规模经营+老龄化+大范围兼业”给农业技术的推广与应用、生产方式的变革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肖荣美认为,随着智慧农业的加速部署与深入实践,具有实时连接、数据分析、智能应用和反馈控制功能的智能化农业生产体系将逐渐成熟,并将越来越多的农业知识、种植技能转化为智能操作程序,为实现农业集约化生产提供解决方案。
——数字技术带来的生产性变革能够在持续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的基础上,帮助农业农村开辟“差异化”“服务化”转型新机遇,通过提供城市部门、传统工业难以提供的差异化产品和服务,实现农业农村整体发展方面的突破。
多因素掣肘智慧农业
受访业内人士表示,尽管我国在智慧农业方面专利数量较多、增长速度较快,相关设施建设也在不断完善,但从现实情况来看,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马九杰认为,从专利布局来看,一是在管理管控平台方面专利数量较多,这部分专利存在同质化问题,一些平台类专利的方案缺乏创新性、设计有待完善、长期使用率较低,最终并没有转化为农业生产效率或效益的提升;二是在信息采集领域,中国专利的数量与质量较美国而言还有差距;三是农业决策中作物、养殖牲畜的生长模型和预测相关专利缺乏。当前,智慧农业技术在推进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方面的效果并不明显,仍需加大相关技术短板研究以及实用数字技术研发、推广和数字技术的组合利用。
数据显示,“大国小农”仍是我国基本国情农情,全国小农户数量占到农业经营主体的98%以上,小农户从业人员占农业从业人员的90%,小农户经营耕地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70%。我国农业经营主体的新技术新模式应用能力相对较差,且缺乏长期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的实力,制约了智慧农业推广运用。
受访农户和基层干部表示,一套山区柑橘的自动灌溉系统的每亩投入超过1万元,一个蔬菜大棚进行简单数字管理改造的成本达到数万元,投入成本高且带来的增效有限,以至于小农户的接受意愿不强。大田作物种植的数字化成本更高,且很难通过简单的产品溢价回收投入成本。目前,智慧农业多应用于一些高价值的经济作物,一些经济实力较强的企业开展了小规模应用探索。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工程师李昭表示,小农户对传统生产方式存在依赖心理,导致“不想用”;数字化基础薄弱,技术、技能等方面存在短板,导致“不会用”;使用成本高、有一定技术门槛,导致“不敢用”。在地方财政投入、研发支撑投入方面,由于对智慧农业的重要性认知不足,各级政府部门对智慧农业的投入相对不足,智慧农业的“产学研”转化机制也有待完善。
持续推进三大体系建设
未来,智慧农业的发展仍然离不开政府引导体系、研发创新体系和基层推广体系的支持。
马九杰表示,政府在智慧农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政府是数字基础设施投资、公共平台建设和治理的重要驱动力量,同时在农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会生产和积累大量的行政管理数据,这些数据的整合和利用将对提升农业政策效果、设计和实施恰当的智慧农业政策起到催化作用。
中科物栖(北京)科技有限责任公司CEO张磊表示,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度应用和高度融合,将进一步推动经济社会进入“人机物”三元融合的万物智能互联时代。未来,需推动智慧农业系统性、专门性、特色性解决方案的有效供给,深化物联网等通用性技术在农业生产、交易、流通等领域的研发创新,加快弥合农业与工业、服务业之间存在的“数字鸿沟”。
张磊认为,实现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创新应用,既需要注重发挥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引领与带动作用,以“数据驱动”助力建设面向未来的新型农业组织、生产、流通、交易模式,更为重要的是保障智慧农业解决方案与基本国情农情的紧密结合,实现更为广泛、深入的基层推广。此外,还应加快构建覆盖全民的数字技能培育体系,打造多方主体参与、共享共建的数字生态,保障万物智能互联时代的“人”不掉队。(记者李文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