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30年代的中国乡村,没有世间乱象,只有岁月静好


(资料图片)

谈到民国,每个人心中的印象,大不相同!有人想到才子佳人、醉纸金迷、大师辈出;也有人想到战乱不止、贫穷饥饿、吃不饱饭……

真正的民国,到底是什么样子?一个基本常识是:民国电视剧、民国电影,那都是虚构的,很不可靠。

不过,如果欣赏老照片,照片中不是繁华的港口城市,就是烽火连天的战场。当时拍照的都是记者,没有像如今手机拍照那样的普通人,也没有旅游摄影。这就注定很难全面了解真实的民国。

上世纪30年代,田园牧歌式的中国乡村

1933年,一个名叫赫达·莫里逊的德国美少女,当时她只有25岁,却异常胆大,一个人悄悄潜入中国。她身上只带了三样东西:一把自卫手枪、一台禄来双反相机、一把雨伞。

赫达·莫里逊的公开身份,是为北平的哈同照相馆当女工。这家照相馆的老板是德国人,专门为北平的达官贵人拍照。

但在工作之余,1933至1946年,莫里逊在长达13年的时间里,居然在北平周边拍摄了10000张底片!1947年因为中国的内战加剧,她把这批照片带到国外。

又过了近半个世纪之后,莫里逊在中国偷拍的照片,于1985年在牛津大学出版社公开出版。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民国时期的真实中国照片。

上世纪30年代,北平远郊十三陵附近,石头假牛和真牛在一起。

上世纪30年代,乡村宁静美丽,让人产生一种浓浓的乡情。

上世纪30年代,没有高楼大厦,但农舍、平房,井然有序、错落有致。

上世纪30年代,虽然没有水泥路、柏油路,但新鲜的空气、自然的环境,却令人无比向往。

上世纪30年代,即使是风景如画的地方,也没有游客,大好河山的美景任君欣赏。

上世纪30年代,全国各地的城镇,大多完好地保存了城墙,大多没有拆掉。

上世纪30年代,乡村十分清静,到处只有鸟语花香。

上世纪30年代,没有机械化农耕,人们安居乐业,不必到远方去打工。

上世纪30年代,乡村很多古塔,这些是起风水镇妖作用的,但也让乡村充满生机。

上世纪30年代,乡间的小路上,没几个行人。

上世纪30年代,古代皇陵的石像,静静地待在无人的地方。

上世纪30年代,从北平的景山公园看北海公园,当时没有高楼大厦,感觉就像乡下一样。

上世纪30年代,故宫的一个角落,外面是如今的二环内,感觉有些冷落的气息。

上世纪30年代,北平的百姓住宅,其实就是四合院。当时是穷人的住所,如今价值连城了。

上世纪30年代,北平到处都是平房。其实,此时的广州、上海,已经很多高楼大厦了。

上世纪30年代,北平郊区的风景。石雕周边是麦田。

上世纪30年代,一座私人宅院里,有一个道士。

上世纪30年代,郊区的鸭子和如今的没啥区别。

上世纪30年代,从景山俯拍的紫禁城。

上世纪30年代,颐和园附近拍的一张照片。

上世纪30年代,一个充满水乡气息的地方。

上世纪30年代,几个北平老百姓,在钟鼓楼附近采莲藕。

这才是真实的民国!一个德国美少女,耗时13年偷拍的中国风景。当时的中国还很穷,普通人买不起相机,但德国少女已经在使用禄来这样的高端相机了。如今八九十年过去了,照片中的风景,大多都不在了。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