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7月,静安区各大博物馆、美术馆陆续恢复开放,“遇见毕加索:天才的激情与永恒”重磅展,托马斯·迪曼德中国首个全面回顾展,“锐气来袭”——央美毕业生邀请展,看展的快乐又回来了!
“遇见毕加索:天才的激情与永恒”重磅展
近日,“遇见毕加索:天才的激情与永恒”重磅展正在遇见博物馆·上海静安馆火热展出,202件真品呈现出毕加索从青年至晚年创作的不同阶段,毕加索珍贵自画像更是首次来华,展览将持续至9月12日。
(资料图片)
本次展览包含147幅绘画、46件陶瓷以及摄影师罗伯特·卡帕拍摄的毕加索生活的9件摄影作品,是近年来国内毕加索展品形式最为丰富的个展。第一件作品可追溯到1896年,最后一件作品创作于1960年代,也就是他去世前几年,横跨70年。
展览共分六个单元,通过巴塞罗那、费南多美院、蒙马特高地、巴黎、马拉杜、戛纳等六个毕加索出生、成长和长期生活的城市,串联起毕加索的成长历程,展出的绘画、版画、陶瓷等作品从不同层次显现出毕加索惊人的艺术创造力,让参观者得以沉浸式的感受和发现这位艺术大师生生不息的生命激情以及对艺术的痴迷与狂热。
毕加索的自画像作为其创作主题贯穿了他的一生,此次展出的自画像并不常见。他晚年作品呈现越来越多的东方意蕴,他发现水墨的晕染会产生许多随机的、偶发的、不可复制的效果,大面积晕染可以代替他驾轻就熟的线条,中国乃至整个东方艺术以及东方哲学与思想观念都深深地影响着他,被他天才般地吸纳并融入创作。
据主办方介绍,本次展览不仅让观众可以了解毕加索的一生,也特别适合亲子教育。毕加索一生都在学习如何像孩子一样作画,他的作品不仅具有高超的技巧,还蕴涵着可贵的创造精神,告诉世人世界是美好的、绚丽的,是充满爱和希望的。
“锐气来袭”——央美毕业生邀请展
由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学术支持的“锐气来袭——央美毕业生邀请展”同期在遇见博物馆·上海静安馆展出,策划5大毕业展单元,呈现横跨10年的往届生与应届生的精华杰作,展览将持续到9月18日。
中央美术学院作为中国美术界的标杆学院,每年夏天举办的毕业展都精彩纷呈、堪称“神仙打架”。央美毕业作品作为顶级美院一年一度的成果展示,以天马行空、花样百出的鲜活生命力,备受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本次展览是央美毕业展首次在上海亮相。
央美毕业作品不仅是毕业生学习、思考、创作的结晶,也是他们未来艺术之路的起点。本次展览呈现央美六大院系的105件横跨绘画、雕塑、影像、装置、多媒体等多元媒介的作品,诠释中国新生代艺术家们朝气蓬勃、天马行空的艺术表达
本次参展艺术家共35位,大部分是央美不同院系的2022届毕业生,也有已经火出圈的往届毕业生。央美毕业的他们,如今已经是国内外举办个展的艺术家,成为职业艺术家的他们除了技法更加成熟,作品中也增添了很多对于社会和自我的观察。
值得一提的是,展览的最后一单元还设置了一个互动环节:邀请观展市民写下一封信投入信箱,收信人可以是未来的自己、过去的自己,也可以是心里面的某个人。这些信件会随着展览一起,带着寄信人的一部分故事与感悟,一部分期待和爱,去往下一站。
托马斯·迪曼德中国首个全面回顾展
UCCA Edge恢复开放后,带来德国观念艺术家托马斯·迪曼德中国首个全面回顾展——“托马斯·迪曼德:历史的结舌”,展览通过艺术家职业生涯创作的摄影、电影、墙纸等70余件作品,对其融合雕塑与摄影,探讨历史、图像与建筑形态交界的艺术实践进行系统梳理,展览将展出至9月4日。
市民观展需提前预约(预约方式及防疫须知,可以在UCCA Edge微信服务号后台回复“预约”获取)。
“托马斯·迪曼德:历史的结舌”聚焦艺术家创作的四个重要板块:描绘了看似平凡、却具有历史深意的无名情境的大尺幅摄影;通过手机摄影探索平日生活奥秘的个人“日常”系列;聚焦建筑师和时尚设计师纸质模型的“模型研究”;以及对移动图像的深入探究。
展览期间,UCCA Edge还将在周末举行丰富多样的公共活动,包括四场特邀导览、八场围绕艺术家或由其创作衍生的对谈或工作坊。此外,还有多场与同期进行的实验艺术项目“触手计划”相关的城市行走与小型演出,以及以建筑和城市更新为主题的特别策划活动。所有活动均向公众免费开放,需提前预约参与。
朴庆根&奥利弗·拉瑞克双个展
在位于苏河湾地区的OCAT(华侨城当代艺术中心)上海馆,展览“朴庆根&奥利弗·拉瑞克双个展”以及“C空间计划 | 佩恩恩:匹配池”将延期至7月31日。
进入展厅首先会看到的是朴庆根的全新创作“动·物”系列(2021)。这一系列作品试图通过对动物的观察和想像过程来拆解自我认知的形塑过程,以及重新审视人类在自然界的定位。作品《天国的阶梯》(2016)转而回到人类社会的语境,从更私人的角度,探索个人与他者、集体的关系如何受到社会体系、传统、流行文化等等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的内化和自我的迷失。早年的重要作品《清溪川的杂音》(2010)和《1.6秒》(2016)则从不同角度想象着人与工业生产的关系。
展览“外骨骼”是奥地利艺术家奥利弗·拉瑞克(Oliver Laric)在中国的首次机构个展,并将首次呈现艺术家在2014年至2021年里创作完成的动画影像三部曲。
这三部影片的渐进过程,也同样可以被理解为动漫文化及其技术手段和可能性在一个更宏观框架中的衰落。伴随影片一同展出的是五件雕塑作品,由艺术家对博物馆馆藏雕塑进行3D扫描及摄影测量而创作,强调了拉瑞克一直以来的创作理念,即所谓的“新”通常有关于既存事物的延续过程。
“外骨骼”在哲学意义上代表着内部与外部、生与死之间的门槛,亦在另一个层面上隐喻形式与内容之间的边界。因此,这个词也指向了展览本身的制作过程,它强调了变化和流动的概念,以颠覆由人类定义的区别,如自然和文化。最终,展览发展出其特定的外部与内部形式,经由一个合作产生的“外骨骼”抵达其终点。
友情提示:以上展览均需提前预约,可通过场馆官方微信号进行预约。观众入场前须出示本人预约二维码,并扫描场所码。须持有绿码、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且现场测量体温无异常(低于37.3摄氏度)方可入馆。对于不使用或不会操作智能手机的观众,其健康码将采取登记身份证号、手机号等信息、同行家庭成员出示“亲属随申码”等措施,由工作人员进行手工核验和服务引导。所有观众入馆及参观时须全程佩戴口罩。观众排队和观展时请保持1米以上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