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讲述】

讲述人:天津科技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 王 芳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小站稻兴于天津小站镇,盛于清末驻军屯垦,曾以“贡米”享誉全国。如今,它成为我国第一个粮食作物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20年列入我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小站“稻作文化”也被认定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2017年,天津市开始建立水稻产业技术体系,提出“振兴小站稻”的目标任务。小站稻振兴工程,实际上就是发展壮大优质小站稻产业链的过程。这条产业链,包括品种选育、种子生产加工、示范推广种植、稻谷收储加工等一系列环节。我所在的天津科技大学是以校企合作方式参与小站稻品种选育的。我们与国家粳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所属企业——天津天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同培养研究生、繁育良种、承担科研课题。

振兴小站稻的难点,在于小站稻品种创新和优异基因挖掘。因为种子不纯或基因变异,一些小站稻品种已经退化,需要丰富的种质资源供育种家们进行配组选育。我们通过现代生物学技术基因编辑法创制种质,同时研究基因功能、开发分子标记,用于优质品种快速选育。

目前,“小站稻振兴”的目标正逐步变成现实——全市小站稻种植全覆盖,生产面积稳定在80万亩。

一粒米的背后,有党和国家对粮食安全的战略考量,有悠久绵长的农耕文明历史底蕴,更有农业科技工作者的使命担当。作为天津市水稻产业技术体系种质创新岗位专家,我会潜心研究,在小站稻种质开发繁育中取得更大成绩。

项目团队:

光明日报记者 张胜、胡晓军、李玉兰、刘茜、陈建强、任爽、陆健、李晓东、王斯敏

光明日报见习记者 李层

光明日报通讯员 孙水远、强罡

《光明日报》( 2022年12月30日 07版)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