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和“礼”。

2、孔子提出“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政以德”,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提倡广泛的理解和体贴他人,以爱人之心调节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

3、孔子主张“克己复礼”,就是说做人要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


(资料图片)

4、为了实现“礼”,孔子进一步提出了“正名”的主张,即按照周礼的制度把当时已经混淆了的社会等级秩序矫正过来,达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名正言顺,贵贱有序。

5、孔子注重政治与人事,对鬼神抱有敬而远之的态度。

6、孔子并不否认天命鬼神的存在,但他明确表示:“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

7、”他还认为“不能事人,焉能鬼神”、“未知生,焉知死”,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优先位置。

8、孔子还提出“有教无类”,认为不分贫福贵贱,人人都有受教育的资格;主张“因材施教”和采取启发诱导的方式去教育学生。

9、孔子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思想核心是“仁”“礼”。

10、 “仁”的主张是“仁者爱人”,这一主张是要求统治阶级体察民情,反对苛政。

11、核心思想是仁爱。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