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在上海虹桥国际机场停机坪拍摄的C919飞机。新华社


(资料图片)

2023年5月28日12点31分,东方航空MU9191航班平稳降落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穿过象征民航最高礼仪的“水门”。执飞这一航班的是全球首架交付的国产大飞机C919——我国首次按照国际通行适航标准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喷气式干线客机。该航班标志着C919的“研发、制造、取证、投运”全面贯通,中国民航商业运营国产大飞机正式“起步”,中国大飞机的“空中体验”正式走进广大消费者,天际线上从此有了“中国红”。

中国航空业实现“从0到1”跃升

近130名旅客每人获得一张写有“欢迎搭乘中国东方航空C919首航航班”的特殊登机牌,共同见证了C919圆满完成首趟商业航班飞行。

中国商飞副总经理魏应彪表示:“历经几代人的努力,我国民航运输市场首次拥有了中国自主研发的喷气式干线飞机,大飞机事业已经迈入规模化、系列化发展新征程。”

2017年5月5日,C919圆满完成首飞,之后进入试飞取证阶段。适航证是一款飞机投入商业运营必须拿到的“入场券”。

海拉尔高寒试飞、锡林浩特大侧风试飞、南昌溅水和污染跑道专项试验、东营风挡除雨试飞、上海全机地面应急撤离试验……高难度高风险的重大专项试验试飞均一次成功。据了解,C919完成了174项机上地面试验、81项机上检查、1003项试飞科目、9748个试飞状态点,累计安全试飞2349架次、6543小时,功能可靠性试飞155小时等适航取证所要完成的试飞科目。

2022年9月,完成全部适航审定工作后,C919获中国民用航空局颁发的型号合格证。2022年12月9日,全球首架C919大飞机由中国商飞交付给东航。

“通过C919的适航取证,中国民航的适航审定能力得到质的提升,中国人可以用符合国际标准的方法,自主验证飞机的安全和可靠性,并形成审定体系和规范。”中国民航上海航空器适航审定中心副主任揭裕文认为,C919走过的每一段历程,都是在为国产商用飞机系统化、功能化提升打基础、做储备。

上海市市长龚正在C919首航仪式上表示,“今天C919客机正式商业首航,标志着历经16年的研制工作取得决定性成果,这是我国航空发展史上的重大突破,也是上海高端产业发展的重大成就。C919大型客机正式商业运营,开启了上海航空工业市场化产业化的新征程。”

中国东方航空副总经理冯德华表示,C919大型客机开启了商业的首航,意味着这个机型从研发、制造、取证到投运全面贯通,也意味着C919空中体验正式走进广大消费者。

公开信息显示,商业首航未公开售票,而是由中国东航从“首航幸运会员征集活动”报名者中抽取“幸运会员”乘机。从5月29日开始,C919开始在上海虹桥—成都天府航线上实施初始商业运行,该航段机票已成为抢票热门。

中国航空制造业已进入世界航空市场

从1970年我国自主研制的“运十”飞机立项,到2022年C919成功交付,再到如今的C919首次商飞。在“水门”之下,中国人的“大飞机梦”穿越了53个春秋,终于照进现实。

大型客机的研制,被誉为“现代制造业的一颗明珠”,是一个国家科技能力、工业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对于我国商用飞机产业乃至高端制造业来说,C919的全球首次商业载客飞行不仅是一次“信心之飞”“争气之飞”,而且是国产大飞机及其所代表的高端制造业迎来以产业体系建设、数字技术赋能、市场化运营开发等为目标的发展新征程。

通过C919的设计研制,我国掌握了民机产业5大类、20个专业、6000多项民用飞机技术,带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群体性突破。与此同时,数字技术、智能装备的应用也为国产商用飞机的设计研制和试飞试验赋能。

“从5月29日开始,C919机型将投入上海虹桥到成都天府航线进行常态化运行,后续随着该机型的陆续引进,C919还将被投放在更多航线上。”冯德华表示。

C919大型客机研制成功后备受客户关注。截至2022年底,C919大型客机已经获得了包括国航、南航、海航等航空公司以及多家租赁公司的订单1035架。据中国商飞消息,今年4月27日,海航又与中国商飞签署百架飞机采购协议,其中包括60架C919飞机确认订单和40架ARJ21飞机意向订单。

随着C919商业首飞成功,5月28日午间,波音、空客公司的官方微博先后向中国东航和中国商飞表达了祝贺。

“对国家而言,从经济上看,它意味着中国航空制造业已经进入世界航空市场。”中国民航大学航空经济研究所所长李晓津认为,虽然短期内尚无法撼动波音和空客的市场地位,但长远看,这标志着中国航空业实现了“从0到1”的跃升。

“这标志着C919代表的我国航空工业的非凡能力开始接受市场检验。”中国民航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专家綦琦表示。

“C919目前仅取得国内市场的适航审定证书,现阶段谈开拓国际市场还为时尚早。”綦琦表示,在此前需要获得境外国家民航管理当局的适航审定认证,获得FAA(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和EASA(欧洲航空安全局)的型号认证将是C919开拓国际市场的重要观察指标。航空公司和租赁公司对C919飞机的商用市场前景乐观、信心坚定,争相签署采购协议,力争更早拿到交付飞机并投入商业运营。

产业长期发展空间巨大

国产大飞机C919圆满完成商业首航,一批“搭乘”大飞机的相关产业链公司备受市场瞩目。据上海市科委发布的《2022上海科技进步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底,C919累计获得32家客户、1035架订单。

据中国商飞公开预测,未来5年C919年产能将达150架。2022年至2041年,中国市场C919对应座级的飞机或将交付6288架,对应价值量约7493亿美元。

民航智库专家韩涛表示,C919实现商业首飞提振了中国民航产业的发展信心,将对国产飞机上下游产业未来布局产生深远影响。随着国产大飞机逐渐交付航司运营,我国航空相关配套产业将迎来新机遇。“配套航材、检修、培训、软件、保险等相关产业也将迎来利好。”

中信证券分析师付宸硕等认为,大飞机产业属于资金、技术和资源高度密集型产业,是现代高新技术的高度集成,产业链长、辐射面宽、连带效应强,除制造环节外,对上下游科研教育、交通运输、公共管理、现代服务等都产生明显带动。

“国产大飞机产业链景气度有望提升,C919项目已从全面研制向产业化阶段转型。未来5年,大飞机产业链将受益于‘C919产业化进程提速+ARJ21稳定批产’双轮驱动。”浙商证券分析师邱士梁等在研报中表示。

伴随C919客机的取证交付,供应链的国产化进程或将加速发展。天风证券认为,按照不同系统部件的技术难度和国内产业基础划分,国产大飞机不同系统部件的国内产业链配套替代进度或有所不同,在完成国内供应替代的进程上存在时间差异,这将使未来国内大飞机产业链不同企业的受益节奏有所差异。

韩涛表示,国产大飞机商业首航成功,标志着国产客机正式进入主流的150座级至200座级、单通道干线民航运输市场,这是全球民航业竞争最激烈的民航运输市场之一。成功商业首飞是起点,航空公司是否盈利才是这款飞机在商业上成功与否的决定因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