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此前测量结果显示,B介子衰变成电子和缪子(μ子)的频率不同,这违背了粒子物理学标准模型,为发现新物理学提供了佐证,但一项最新研究推翻了这一点。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大型强子对撞机上底夸克探测器(LHCb)实验合作组宣布,他们的最新研究表明,B介子衰变成电子和其质量更大的“表兄”缪子的频率是一致的,据此发现新物理学的希望宣告破灭。相关论文已提交预印本网站。

2014年,LHCb首次报告了缪子和电子“产量”的微弱差异。当时科学家表示,当质子—质子碰撞产生名为B介子的大质量粒子时,这些B介子会迅速衰变。最常见的衰变是产生另一种类型的介子——K介子,再加上一对正反粒子对:要么是电子和正电子、要么是缪子和反缪子。标准模型预测,电子和缪子的出现频率应大致相同,但当时的数据表明,正反电子对出现的频率更高。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B介子衰变时的这种异常似乎变得更加明显,置信度达到3西格玛,不到通常宣称“新发现”所需的5西格玛(即置信度高达99.9999%)。此外,对B介子的一些相关测量也与基于粒子物理学标准模型的理论预测存在偏差。科学家认为,这可能有助他们发现新物理学。

但最新研究推翻了这一结论。LHCb发言人、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物理学家克里斯·帕克斯表示,最新报告的结果包含了比LHCb合作组之前进行的B介子衰变测量更多的数据,他们也对可能的混杂因素进行了更彻底的研究。他解释道,此前包含K介子的测量结果中之所以出现明显差异,部分原因是研究人员将其他一些粒子误认为电子。尽管LHC实验擅长捕捉缪子,但更难探测电子。(记者刘霞)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