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中新社宜昌9月27日电 (郭晓莹 孙钰芳陈雪倩)据三峡集团26日晚间消息,20余万尾人工繁育的中华鲟在三峡集团中华鲟研究所成功出苗,这是该所2022年全人工繁殖出苗的首批子二代中华鲟。

这批中华鲟幼苗在20日前后出苗,目前被暂养在中华鲟研究所苗种培育车间培育池内。刚刚孵化的幼苗还带着卵黄囊,看起来像一个个会动的豆芽,在水里上下游动,科研人员称之为“水花”。

“‘水花’相对来说比较脆弱,对水温、水质要求较高。”中华鲟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张建明说,今年研究所首次将循环水养殖模式引入中华鲟早期苗种培育过程中,这可以更加精准地控制水质和水温,为中华鲟幼苗提供优质的早期生活环境。

除人工繁育本批次中华鲟幼苗外,中华鲟研究所今年还将继续开展多批次繁育工作,全年预计完成12组中华鲟亲鱼催产繁育工作。

结合此次繁殖工作,中华鲟研究所还同步启动了中华鲟雌核发育和冻精实验,持续开展中华鲟物种保护技术研究,为中华鲟保护提供更有力的技术支撑。

中华鲟是地球上最古老的脊椎动物之一,距今已有1.4亿年历史,被誉为“鱼类活化石”“水中大熊猫”,具有重要的科研、生态等价值。近年来,中华鲟野生种群数量持续衰退,1988年被列为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2010年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极度濒危物种。

三峡集团中华鲟研究所经过30多年人工繁育与技术攻关,建立了完善的中华鲟人工种群梯队,开展了亲鱼培育、催产繁殖等全生命周期保护研究,掌握了中华鲟全人工繁殖等技术。(完)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