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记者 崔兴毅 光明日报通讯员 陈清杰

今年入汛以来,华南地区累计雨量大、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暴雨落区重叠度高,多地出现了严重洪灾。据中国气象局消息,东北这两天还将要迎来暴雨,其中吉林东南部还会有大暴雨。全球频发的极端气象,正考验着当下的科技时代。究竟什么样的技术能帮助人类减缓极端天气带来的影响?

精准预报,卫星、雷达齐发力


【资料图】

过去,防汛靠的是传统“脚底板”不间断巡查。现在,时刻在线的“智慧双眼”就能帮人们严防死守——

利用天上的卫星,穿透积雨云开展成像,根据雷达影像掌握防汛情况;矗立在高处的气象雷达,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实时捕获雷雨等恶劣天气信息,进行及时预警……中国电科在空、天、地部署了诸多拳头产品,打造天气探测的“千里眼”“顺风耳”。

目前气象预报中采用的技术,如雷达和卫星云图,解决的是极端天气的预测问题。

遥感技术是一大防汛“感知利器”,利用遥感卫星对积雨云开展成像,再根据获取的雷达影像分析防汛情况。“我们采用雷达遥感卫星实施拍摄,可以穿透积雨云成像,以雷达影像支撑防汛防灾工作。”电科莱斯南京莱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专家徐晓贝表示,中国电科还为遥感卫星提供大批关键核心元器件,帮助遥感探测看得更清、更准。

精准预报和精细服务需要高水平的气象监测手段支撑,针对极端天气过程的实时精密监测,中国电科自主研制了以国内首部S波段大型数字相控阵双偏振天气雷达、全球首部应用于民航领域的C波段大型数字相控阵天气雷达等为代表的系列化气象雷达产品,全面覆盖测雨、测风、测云等气象探测需求,在强对流天气短临预警预报领域取得重大技术突破。

“为大兴国际机场配备的全球首部应用于民航气象领域的业务化C波段相控阵天气雷达,扫描速度快、测量精度高、覆盖范围广,30秒精准测云雨,快速有效探测雷雨、大风、下击暴流、风切变等灾害性天气,为精准的航空气象监测预警与服务提供有力支撑。”国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专家官林海表示。

灾害救援,应急通信为保障

极端灾害发生时,保障通信就是保障应急救援的“生命线”。失去通信信号会导致求助信号无法发出,抢险救灾现场的指挥调度无法展开。应急通信,就成为防汛减灾的通信保障。

“通过给水利部门配备卫星通信地球站、高通量便携站、天通卫星通信终端、天通物联网终端等,就可在因受灾无法通信的特殊时期,实现水雨情数据报讯监测回传,开辟珍贵的生命通道。”中国电科网络通信研究院专家孙晨华说。

在固定翼飞机上搭载应急通信设备,还可以搭建防汛救灾的“空中生命线”。“以MPP特种飞机为飞行平台,根据航空应急救援不同的应用场景,我们加装光电吊舱、SAR雷达、机载通信系统等任务载荷,可执行海上巡视、海事执法取证、搜救和应急指挥等任务。”中电科芜湖钻石飞机制造有限公司专家曹俊表示,在汛期巡查中,利用该平台,可开展多架次、多航线空中巡查,提供清晰、完整的汛期信息。

综合研判,智能平台作支撑

从汛息收集、应急方案汇集到信息全面发布,需要一整套智慧的解决方案和智能平台支撑。

一张屏实时显示每日气候信息,综合评判每周气候总况,智能评估每月恶劣天气趋势……在国家气候中心,由中国电科打造的全球气候信息处理与分析一体化综合业务平台(CIPAS 3.0)正在发挥重要作用。

“支撑国家、区域与省级气候部门,实现全球日、侯、旬、月、季、年等尺度的气候监测诊断,该平台可提供日尺度45天延伸期、月尺度13个月的全球气候预测,以及气候影响评价和气候应用服务等。”中国电科国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专家朱军向记者介绍,基于对气象监测、预报预警及灾害历史等大数据的智能化处理分析,该平台获得各类气象灾害的致灾因子危险性等级,进而评估暴雨(雪)、台风、雷暴等气象灾害及山洪、泥石流等衍生灾害的风险趋势,为防灾、减灾、救灾提供智慧化决策支持。

通过一张图可直观掌握河北省全域水系情况及河流的走向,动态监测水库周边的雨水情信息……中国电科太极计算机公司为河北省打造了“防汛一张图”平台。

“该平台实现对河北防汛态势的一图感知和防汛资源的全局统揽,提供防汛监测预警、资源分析、指挥调度、辅助决策等功能。”该公司专家黄臣介绍,他们还承建了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防汛管理平台,实现24小时全天候不间断数据采集、监测、预警,提供防汛监测预警、资源分析、指挥调度、辅助决策等功能。

“自2020年投入运行以来,已采集近1000万条监测数据,累计预警100余次,预警短信发送10000余条,为防汛应急工作提供重要支撑。”黄臣说。

《光明日报》( 2022年07月08日 08版)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