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近日,江西赣州多地继续推进“孩子喊父母回家上班”行动,动员留守儿童家长返回家乡就业创业,陪伴孩子健康成长。赣州市崇义县妇联表示,将切实为有求职意愿的妇女搭建就业咨询平台、提供就业咨询服务,促进更多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2月3日《中国青年报》)

在我国,大量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在农村和城市之间的季节性流动,已经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特别是我国经济发展主战场在大城市的背景下,大量农村劳动力选择背井离乡,到大城市打拼。归根结底,人们之所以选择外出打工,还是因为农村缺少合适的就业机会,工资收入不高。与此同时,新生代的务工人员存在离乡入城的愿望,希望去城市打拼闯荡,并在城市安定下来。

但是,农村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也导致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的照料问题凸显,留守儿童得不到父母的关爱,会出现安全失保、学业失教、亲情缺失的难题,加之隔代教育存在一定弊端,会严重影响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

从某种意义上讲,如果可以吸引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将会很好地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的照料问题,但是想“喊父母回家上班”,真不是凭借打亲情牌就能实现的。外出务工人员离开老人孩子外出打工,是为了获得更高的收入,是为了改善家庭的生活条件,如果没有真正务实的举措,很难吸引他们返乡。因此,地方政府必须出台有效性的政策,才能吸引劳动力回家就业。

一方面,“喊父母回家上班”,需要当地政府解决产业基础薄弱和就业机会稀缺的问题,提供足够多的高质量岗位。因此,当地政府要充分利用政策红利,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结合本地产业发展状况,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为返乡人员就业提供产业基础。与此同时,当地政府还要加强返乡人员职业技能培训,提升他们的就业能力,更快更好地投入到本地的新兴产业中。

另一方面,我们要看到,城市往往经济发展较快,就业机会多,对外出务工人员更具吸引力,他们也更愿意留在城市发展。所以,除了当地政府出台有效性措施,吸引外出务工人员返乡,还可以从城市着手,扫除随迁子女入学等障碍,为随迁子女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让他们能够在父母就业的地方便利上学。同时,还要给予随迁子女更多关心,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城市。

“孩子喊父母回家”,不只需要打“亲情牌”,更需要多方携手努力,采取灵活性的措施破解这一难题。

来源:红网 刘一昂(吉林大学)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