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西游记》开篇即言道:“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

寥寥几句,就把中国人的世界与历史总结了,且一笔把人带进了佛教的世界中。相比《红楼梦》中的《好了歌》,这首诗算是有些雅了,但仍可看出它的大众化倾向。

“争名夺利几时休?早起迟眠不自由。骑着驴骡思骏马,官居宰相望王侯。只愁衣食耽劳碌,何怕阎君就取勾?继子荫孙图富贵,更无一个肯回头!”

这几句诗用不同的比喻讲述了老百姓对人生的朴素认知,平实通俗,上口易懂。在《西游记》中,这样的诗词比比皆是,其中勾勒景色的诗词很多,虽非标准律诗、绝句,却很精彩。如描写师徒过了黑水河,迎风冒雪,作者写道:“但见三阳转运,万物生辉。三阳转运,满天明媚开图画;万物生辉,遍地芳菲设绣茵。梅残数点雪,麦涨一片云……道旁杨柳舒青眼,膏雨滋生万象春。”把西行路上的河西走廊形容得非常美丽。再比如描写花果山的诗词:“石座石床真可爱,石盆石碗更堪夸。又见那一竿两竿修竹,三点五点梅花。几树青松常带雨,浑然像个人家。”把花果山形容得格外可爱。

《西游记》中很多描写打斗场面的诗词,就是顺口的歌词或快板,这种通俗反而让人印象深刻,如“一个是太乙散仙呼大圣,一个是观音徒弟正元龙”。可以想象,在彼时喧闹的街头,抑或宾客往来的酒肆之中,说书人正襟危坐,左手握扇,右手提檀板,情绪高亢、唾沫横飞地讲述这些对仗并不工整但朗朗上口的诗词。讲到精彩之处,获得满堂喝彩,也是别有一番风味。在这种情况下,作者笔下的诗词往往就是:“上天有路,入地有门;步日月无影,入金石无碍;水不能溺,火不能焚。”或如:“身穿金甲亮堂堂,头戴金冠光映映。手举金箍棒一根,足踏云鞋皆相称。一双怪眼似明星,两耳过肩查又硬。挺挺身才变化多,声音响亮如钟磬。尖嘴龇牙弼马温,心高要做齐天圣。”把孙悟空的形象描绘得格外生动。再如孙悟空与黑熊精对峙时,说了一大段词,将自己的本领告知对方,不无得意:“我佛如来施法力,五行山压老孙腰。整整压该五百载,幸逢三藏出唐朝。吾今皈正西方去,转上雷音见玉毫。你去乾坤四海问一问,我是历代驰名第一妖。”这段说辞,其实也颇具元杂剧文本的烙印,孙悟空本想通过自己的言语吓退妖怪,没想到黑熊精听罢却回了一句:“你原来是那闹天宫的弼马温么?”令人啼笑皆非。

通观《西游记》全书文字,“话本”和诗词的大众化特征,是今天的人们在阅读这部小说时,仍能够感到魅力的原因之一。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