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辉 本报记者 | 白 雪

从昔日不毛之地的黄河荒滩,到10年前文旅项目云集的省级旅游度假区,再到今天的黄河国际生态城,山东齐河黄河国际生态城历经三次功能转换,向世界讲述了在中国黄河荒滩上崛起一座国际生态城的中国好故事,展示了“黄河水乡、生态齐河”的独特魅力。黑天鹅、东方白鹳、灰鹤、白额雁等110多种野生鸟类栖息于此,“八卦花田”“百果园”“五谷示范园”让市民能够沉浸式体验休闲体验型乡村生态旅游项目,特色主题“灯光秀”为生态城营造了美丽夜景。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近日,在第21届联合国国际花园城市全球总决赛中,齐河黄河国际生态城凭借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新城景观、黄河文化为主的多元文化传承区、低影响力开发建设与文旅康养融合发展示范区、老年友好的基础设施和包容的社会环境、医疗康养高地建设等获得全球评委青睐,一举获得“国际环境可持续项目奖”及环境保护和绿色经济“特别奖”。

未来,齐河将继续以实施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为牵引,全力建设黄河下游高质量发展增长极、乡村振兴引领区和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样板典范,走出一条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两山”兼得的发展路子。

三分之一水、三分之一绿、三分之一开发建设

黄河国际生态城位于山东省齐河县城南部,坐落于中国的“母亲河”黄河北岸,是济南市的“卫星城”。50年前,这里是政府为治理黄河防洪防凌而修建的黄河北展滞洪区。经过几十年不懈治理,这片土地已经成为生态良好的安宁之地。2008年,这片土地的防洪防凌功能全面解禁,2010年经山东省政府批准设立省级旅游度假区,规划面积63平方公里,黄河国际生态城由此启动建设。10年来,在齐河县政府的努力推动下,黄河国际生态城已初具规模,这片土地历经多次功能转型,已由一片防洪防灾的不毛之地变成生产生活生态融合的生态新城,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好城区”典范。

黄河国际生态城党工委书记滕志刚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介绍:“生态城坚持‘三分之一水、三分之一绿、三分之一开发建设’的主导思路,构建了路网、绿网、水网交错融合的生态景观体系,营造了健康、可持续的生态空间。”得益于近40年的生态封育,生态城资源禀赋优越,保存了沙湖、野塘、林海、温泉等生态资源。现有林地面积18.67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58.6%,负氧离子含量高于周边地区数倍,是济南大都市圈规模最大的生态宝地。

黄河国际生态城水资源储量充沛,有安德湖、玉带湖、黄河水乡国家湿地公园等水域面积近33.33平方公里。滕志刚告诉本报记者:“通过打通现有水系,实施水闸河堰工程,形成水网贯通、丰蓄枯补的水城体系。总投资超21亿元、面积9.663平方公里的黄河水乡国家湿地公园,是百里黄河生态廊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最大的黄河平原湿地。”

与此同时,黄河国际生态城按照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理念改造绿化景观,配置乔灌木、地被植物和水生植物,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绿化格局。以田园综合体项目为依托,将闲散土地重新规划设计成27万平方米的“八卦花田”、13万平方米的“百果园”和40万平方米的“五谷示范园”,打造沉浸式休闲体验型乡村生态旅游项目。

蓝绿空间70%以上、建设空间不超30%

黄河国际生态城始终把生态保护作为首要任务,不以破坏生态环境本底为代价。在规划建设中,坚持蓝绿空间70%以上、建设空间不超30%。

“在原黄河北展滞洪区低洼地区建设占地10平方公里的黄河水乡国家湿地公园,采用先进生态修复技术改善受黄河尘沙影响造成的土壤沙化、土地贫瘠、草木稀疏现状。”滕志刚告诉本报记者:“10年来,总计恢复植被面积230万平方米。”

值得一提的是,黄河国际生态城还新建、改造生态城污水处理厂、望岱社区污水处理厂、龙泉社区污水处理厂及安德湖北污水处理厂等4处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规模达到1.47万吨,显著改善了周围水体环境。与此同时,滕志刚介绍:“投资3.6亿元建成运营的光大国际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一期项目,日处理能力达500吨,能够有效满足未来10~15年垃圾无害化处理需求。”黄河国际生态城还聘请新加坡裕廊国际、清华同衡、浙江大学等国内外顶尖团队,高水准编制总体规划、生态景观、综合交通、防洪除涝、水系等18项规划,形成多规合一的规划体系。

黄河国际生态城还大力发展“文旅+康养”产业,目前已引进20余个大型文旅和康养项目,打造千亿级的“文旅+康养”项目集群,成功入选山东省文旅康养融合发展示范区名单。滕志刚告诉本报记者,为推动“文旅+康养”产业更好发展,黄河国际生态城对重大文旅项目全部实行专班负责制,提供“保姆式”服务。先后设立重大文旅项目专项扶持资金、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和市场营销推广资金,全力扶持重点文旅企业。

加快实施可持续发展目标

未来3年,黄河国际生态城将以争创国家级旅游休闲度假区和国家级生态经济示范区为目标,高水平推进齐晏凤城片区、梦幻水乡片区、田园古风片区和大河风情游览带建设,全力打造以文化旅游为主题、生态休闲为特色、现代产业为支撑,宜居宜游、创新创意、最具魅力的中国式现代化生态新城。

为实现上述目标,滕志刚对未来3年规划进行详细阐述,黄河国际生态城建设沿黄河生态绿道、景观廊道和滩区亲水设施,共同构筑沿黄河流域自然保护地体系。先行试点济南-齐河黄河湿地一体化保护利用模式,推动黄河水乡国家湿地公园和济西湿地公园一体化发展,提升“黄河水乡、生态齐河”品牌影响力。建设保利医养健康小镇和济高国际康养文化基地,打造以综合三甲医院为核心、一站式养老服务为特色、社区健康管理服务为基础,信息互通、分级诊疗、医养融合的“三位一体”养老模式,形成以国际医疗、研发办公、专业康养、休闲度假、文化娱乐为主题,融合现代商业、生态居住为一体的中国北方国际化专业医疗康养基地。不断完善社区公共健身设施,实现社区体育设施覆盖率达到100%。同时,依托黄河国际生态城,引进体育品牌赛事,做好体育和旅游的深度融合,促进体育产业的协调发展。

谈及未来发展,滕志刚充满期待:“未来5年,黄河国际生态城计划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和山东省政府的支持下,加快实施可持续发展目标,引入联合国SUC可持续城市与社区标准,升级完善生态城约30%区域的整体规划、建设和管理,力争推动黄河国际生态城建设纳入中国-新加坡城市建设合作及中国-欧洲绿色城镇化合作的未来框架,以更高水平的开放发展与合作,将黄河国际生态城打造成中国式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国际示范区’样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