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里,百花竞开,人们在欣赏自然之美的同时也用现代技术记录着美丽的世界。相比起数码相机拍照,还有一种艺术,被称之为博物学绘画,以另外一种方式展现着大自然的精美与永恒。
博物学绘图是一种特殊的绘画艺术,它是通过绘画的手段来准确、客观地再现物体所具备的自然形态(表现)和内在的本质特征(解剖关系)。通过感官(视觉)来补充在生物学研究中文字描述的不足,以达到科学和艺术完美的统一。
【资料图】
博物学绘图起源
从古至今,我们认识到博物学绘图从内容、技法、到应用范围在历史上都呈现出了清晰的发展轨迹。首先,我们的祖先已很早就尝试在兽骨上刻画植物的茎叶了,早期文明陶器上也有一些简单的植物元素符号,而真正记录植物形态的需求,是因为人类发现了某些植物有药用价值以后才开始的。这种绘画记录之后发展成为具有感性审美和理性科学的艺术形式。
古希腊的《药典》“CodexVindobonensis”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植物图鉴,中国的《本草纲目》也是用绘图方法为辨认药材提供依据的。
从16世纪“大发现”的时代拉开帷幕起,探险家们开始踏足新的大陆,看到的都是前所未见的奇异生物,那时的标本和绘画便成了当时唯一能够证明这些物种存在的证据。对于干瘪枯燥的标本而言,绘画不仅更容易保存、传播,而且使之生物“鲜活”了很多,赋予了它们的生命力。
就这样,生物绘图伴随着解说和认知的使命逐渐兴起,并成为了一门独立的行业叫做“博物学绘图” Natural historical illustration。
博物学绘图的意义
近年来,在有关机构的积极推动下,博物学绘图已逐渐被大众所认知。其相关的绘画作品也相继展出。
博物学绘图有着极其特殊的意义和科学价值。对周围万物达成更深刻的了解,是认知世界的一种方式。从广义上讲,博物学绘图是用双手来了解世界,用心灵去感悟、用双手去描绘。在人类文明的历史上,博物学绘图一直是记录大自然的重要手段,它结合了艺术和科学两者的属性,是特征鲜明的一类艺术形式,即:科学性与艺术性完美的统一。
博物学绘图在教学、科研中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在摄影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博物学绘图仍不可替代。
博物学绘图在教学、科研中起到很好的辅助和支撑作用,是不忽视的环节。其一,博物学绘图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和手段,只有博物学绘图才能达到科学与艺术完美的统一。其二,植物界中,不同类群的植物形态结构和大小有着千差万别。从植物的细胞结构(微观),到一花一叶、一草一木,直至复杂的植物群落、景观生态(宏观)以上类型均可以通够博物学绘图的技巧来真实地表达出来。
摄影技术的缺陷——摄影很难充分表现植物的主要特征(如:叶脉走向、叶缘锯齿形态、花的内部组织结构等特性)。光线与拍摄角度对物体的影响—由于照片受到光线和拍摄角度的限制,有时不能清楚地表现某些植物分类特征(绘图可以表现细节)。博物学绘图可以通过对物体各部分细节的描绘,正确细致反映植物的花朵、果实、根、茎、叶等部位和形态特征。
博物学绘图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和手段,只有博物学绘图才能达到科学与艺术完美的统一。
作者:北京林业大学教师 胡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