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汤娅玲(西南大学)

前段时间,一条“金华两母女插队被制止当场发飙”的词条登上热搜,引起了无数网友的愤慨。次日,当事人发声否认“母女关系”,且认为自己并没有插队,但事件并未平息,随后,“插队母女欠四川人一个道歉”“我是当事人 我没有插队”等词条热度也不断攀升。

笔者初看热搜时感到惊讶,因为插队这件事虽然行为可恶,却似乎并没有到能引发如此声势浩大的网络谴责的地步。细思之下,应是网民们对现实的不文明旅游现象积怨已久,却苦于没有发泄渠道,这才造成眼下的局面。

诚然,插队行为应该受到谴责,特别是五一期间人流量陡升,在大家都花费了大量时间排队的情况下,突然有人插队,冒火也是人之常情。但这并不是一件无可避免的事,假如插队女子能真诚地向旁边的人解释情况,说明自己排错队伍,询问是否可以走散客通道,相信大多数人都不会拒绝,或者直接向工作人员寻求帮助,也许结果都会大不一样。但视频里的女子情绪激动,怒怼男子,甚至还说出“我们可不是好惹的”这样类似的语言,实在无法让人心平气和地让出位置。

网民的愤怒情有可原,但笔者担忧的是,对于此种不文明现象的谴责是否会上升为另一种不文明的行为——网暴呢?就目前微博平台上的内容,除了对插队这一行为作出批评的话语,我们还能看到大量有关地域黑、性别对立和玩梗现象的存在,很多网友已经不单单是在讨论插队母女的事情,不同立场的网友互喷对骂,甚至有网友直言“就是要网暴,这种人才知道错”,这显然不是我们所期待看到的文明网络。因此,在集体声讨不文明现象的同时,理智看待事件本身,不人云亦云随大流,保持自己的判断显得尤为重要。

此外,有网友指出,某个媒体在发布新闻时,将视频掐头去尾、断章取义,故意模糊事件的一些真实信息,比如删掉原视频出现的“我们四川人”,反而将标题拟为“金华母女”,这一举无疑加剧了两地网友的激烈争吵,这何尝不是一种不文明发布新闻的行为呢?媒体在报道新闻时,应注重客观事实,决不可为了吸引流量而丢失了做新闻的原则,否则只会一损再损媒体的公信力,造成自我反噬的后果。

如此看来,不论是在现实社会还是网络空间,我们都应该让文明始终“在场”。提升自我素质和道德水平,出门在外以不侵害他人权益为准则;面对不文明的行为,大家能团结起来一致谴责,但切莫偏激,侮辱、谩骂他人;新闻媒体在发布新闻时,更应注重披露真相,不刻意挑起舆论战争。唯有如此,才能维持社会安定,共建文明空间。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