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壳上市是什么意思?

买壳上市是指非上市公司购买一家上市公司一定比例的股权来取得上市的地位,然后注入自己有关业务及资产,实现间接上市的目的。

买壳上市的首要目标是取得壳上市公司的控股权,再进行资产重组和业务重组,并通过公司的变更使非上市公司成为上市公司。

买壳上市的工作主要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收购公布前的工作,主要涉及收购大股东的股份,所需时间没有一定,视乎买卖双方的谈判进度和收购者尽职调查的深入程度和进度而定;第二阶段是收购公布后的工作,主要涉及向其他股东提出全面收购,需按照收购与合并守则指定的时间表进行。

那么,买壳上市有什么优缺点?

1、买壳上市的缺点

(1)通过买壳成为上市公司,由于股票的流动性有限,因此在并购中其股票并不能像现金一样成为卖方普遍接受的硬通货。上市公司的资源优势因此荡然无存。买壳对于提高市场影响力几乎没有任何帮助,原本不知名的企业买壳以后继续不知名。

(2)买壳上市所涉及的壳公司质量风险、要约收购风险和增发新股中的其他不可控风险均较多存在,亦即买壳上市所采用的方案技术性更强,通过买壳成为上市公司买到的壳中可能隐藏着财务黑洞、隐含债务和法律诉讼。企业沦为壳的过程往往是顽强挣扎求生以至无所不用其极的过程,出现财务黑洞、隐含债务乃至法律诉讼都是正常的,因此市场上真正干净的壳寥若晨星,或者就是壳的购买成本太高。

2、买壳上市的优点

(1)买壳企业不会出身是“民企”而受法规歧视,避开IPO对产业政策的苛刻要求;不用考虑IPO上市对经营历史、股本结构、资产负债结构、赢利能力、重大资产(债务)重组、控股权和管理层的稳定性、公司治理结构等诸多方面的特殊要求;只要企业从事的是合法业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符合《公司法》关于对外投资的比例限制,就可以买别人的壳去上市。

(2)买壳上市具有上市时间快,节约时间成本的优点,因为无须排队等待审批,买完壳通过重组整合业务即可完成上市计划,对比之下,完整的一个IPO上市计划预计最快也要耗3-5年。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