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王大鹏

媒体是公众获取科技信息的重要渠道,传统上来说,公众获取科技信息最主要的渠道一直是电视媒体,但是随着网络的普及,选择互联网的公民比例持续上升,尤其是随着社交媒体时代的到来,自媒体甚至是短视频已经成为公众了解信息的首选。

科技部副部长李萌曾指出,网络空间已经成为科普工作的重要阵地,通过微博、网络、微信形式传播的科学信息已经占到80%以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12月,短视频用户规模首次突破十亿,用户使用率高达94.8%。

因而,在开展科学普及工作的同时,我们也需要加强科普舆论阵地建设和监管,整治网络传播中以科普名义欺骗群众、扰乱社会、影响稳定的行为。

近日,中央网信办组织召开全国网信系统视频会议。会议要求,要着力解决“自媒体”信息内容失真、运营行为失度等问题。

最近一两年以来,科普要从“知识补课”转向“价值引领”的理念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其中也涉及要更好地发挥科普的作用和功能。尤其是在以“成见在前事实在后、情绪在前客观在后、话语在前真相在后、态度在前认知在后”为特征的“后真相”时代,科普更应该以科学为基础,因为科学性是科普的灵魂。

对于科学内容的传播来说,虽然短视频因为具有时间短、传播速度快等特点,从而使得用户接受与使用也变得更加容易。但是科普短视频所具有的问题也不应该忽视,尤其是要加强管理,更好地发挥科普的价值引领作用。

当前存在着短视频平台用户下沉的情况,因而会出现大量内容同质化、伪科学泛滥的情况,很多不够权威不够严谨的科普视频制作者加入,这对整体质量来说也是一种不小的打击,原因就在于对于绝大多数短视频用户来说,这是一个动动手指就能获取到信息的时代,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穷其一生也难以掌握某一个具体领域的所有知识,因而我们就需要通过其他途径来获取信息,但是并非每个人都具备可以区分事实和观点的能力,因而往往会被一些观点而非事实“带节奏”,而平台的流量远远胜过做视频制作者的底线,进而导致科普类视频形式大于内容。再加上一些标题党的存在,致使没有主题的营销视频反而有着更大的流量,也有很多认真科普的优质视频创作者努力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

与此同时,科普短视频的创作主体十分庞大但是制作门槛并不高,这又导致了鱼龙混杂的情况,甚至其中也包括一知半解的非专业人士,比如诸如《打脸中国天文学》这样的短视频一度引发大量关注,但是其中却混杂着一些非科学的内容。而从用户的视角来说,他们也难以区分谁是真正的专家。虽然科普短视频的内容总量在不断增加,但是相应地也存在着谣言和伪科学无序蔓延的情况。部分科普短视频内容的权威性和可信度难以保证,一些作品打着科普的标签,但实际效果却变成了“欲辟谣反传谣”,更有甚者在视频中夹杂意识形态渗透,恶化了网络科普环境和氛围。

再者平台的算法和审核机制不利于优质内容的推送。近年来,随着短视频的不断火热,大众群体所接收到的信息也越来越多,不免发现有些运营账号,不管是否有抄袭行为或只要不遭到举报,便可以通过平台审核将内容播放出来,甚至其所得点赞量与粉丝量远远多于原创号主。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往往与平台的审核机制不无干系,大部分平台的审核机制都是以播放量和点赞量为依据,缺乏对视频内容本身品质的监控和优质内容的推送。在短视频平台中,表面上沟通的桥梁是科普自媒体账号号主和观众间的互动和交流,是输出知识给用户或观众。而真实情况却是作者和平台之间的较量。这一切归结于平台的运营层面,在平台和知识生产者两个方面都有着明显的弊端和很大的提升的空间。平台的筛选方式,对于自身的工作量来讲是极小的,但是从创作者的角度上来看,仅靠搬运作品便能带来不小的流量,这就会导致内容的同质化,甚至是存在“洗稿”的行为,因而我们需要从提升公众科学素养的视角来重新审视科普类短视频的知识传播力。

(作者系中国科普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