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作者:赵志疆

近日,上海市消保委点名一款名为“好福燕麦麸圈”的产品,其宣称是“中国农科院与张家口农科院燕麦专家多年研究”的“高膳食纤维食品”。然而检测显示其营养成分实测值明显低于标签标示值。对此,中国农业科学院发表声明称,该产品生产厂家与中国农业科学院不存在任何关联关系,其产品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无关,中国农业科学院亦未以任何形式授权该企业使用中国农业科学院名称。

近年来,农科院美食频频出圈。在普通消费者眼中,农科院产品包装朴素、原料优质、成分干净,主打的是专业和健康,堪称“业界良心”“吃货天堂”。农科院美食不仅可以给科研机构创造收益,而且丰富了市场供给,带动了特色产业发展,可谓多方共赢的好事。然而,有些利欲熏心的人也盯上了农科院美食的营销效果,试图从中攫取不义之财。

假冒版农科院美食如过江之鲫,有些称可以降脂瘦身,有些自称健康有机,甚至在内容分享平台上还有细分类目。这些商品是否真如宣传的那么神奇?上海市消保委此次抽检,拆穿了一个鲜为人知的骗局——有些生产企业只是参加了一次行业峰会,就把科研机构的名字挂在醒目位置;更有甚者,与科研机构毫无关系,却强蹭农科院美食的热度。

滥用农科院旗号进行宣传的产品频频出现,既违反了《广告法》,侵害消费者权益,也会对科研院所的名誉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有必要加大监督执法力度,将浑水摸鱼的山寨产品逐出农科院美食。

现实中,多数科研机构都对攀名附利的山寨行为深恶痛绝,但有些科研机构的打假之路却并不顺畅。早在2022年10月,宁夏农科院就发布声明,针对某些电商平台上出现冒用“宁夏农科院”之名销售枸杞产品表示,“我院现在没有生产销售枸杞及深加工产品,也没有授权任何一家企业和商铺利用‘宁夏农林科学院’‘宁夏农科院’‘农科院’之名从事经营性活动。”但时至今日,打着“宁夏农科院”旗号的产品推荐仍然活跃在线上,有些店铺甚至通过了电商平台的认证。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升级,消费者普遍对优质商品抱有期待。不过,面对鱼龙混杂的市场信息,消费者很难做出准确的判断。如果电商平台不能从严把关,守住农科院美食的宣传底线,很容易放大山寨商品的市场效应,从而损害消费者利益。实际上,这也是农科院美食泛滥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网络平台能够强化内容审核,山寨农科院美食何以肆无忌惮地欺世盗名?

在食品安全这件天大的事情上,相关部门理应守住各自的底线。对于监管部门来说,应守住产品质量的底线;对于网络平台来说,应守住广告宣传的底线。在此基础上,科研机构也有必要更加珍惜自己的羽毛,既要勇于向山寨商品亮剑,坚决维护自身声誉,更要严把质量关,守护好公众对农科院产品的信任。(赵志疆)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