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时代大潮 展现自身价值


【资料图】

徐江善

作者简介:第十四届长江韬奋奖(长江系列)获得者,新华社领衔记者,黑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曾任新华社参编部机动调研室主任(司局级)。荣获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新华社十佳编辑称号,多篇作品获中国新闻奖。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中国传媒大学客座教授,有《流年激荡——徐江善深度调查作品选》等著作10余部。

琼浆飞迸,碧玉四溅,滚滚黄河水翻腾倾涌,如同挂在空中的彩练……黄河壶口瀑布这壮美的一幕,永远镌刻在我的记忆中。

2016年11月7日,手捧中国新闻界最高奖——长江韬奋奖奖杯走出人民大会堂,站在宽阔的天安门广场,回望从黑龙江边陲到北京人民大会堂一路走来的脚步,我深切地感到,我的人生之旅融在波澜壮阔的大时代激流之中。

从边疆起步,在阳光下成长

2018年夏天,知青战友会聚哈尔滨,一位战友送我一份珍贵礼物——1977年5月17日的《屯垦戍边报》,上面刊发了我的第一篇作品——通讯《灯光闪亮》。与那个时代绝大多数年轻人一样,我中学毕业即上山下乡,当时在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二师八团务农。1978年,考入黑龙江大学中文系。迈进校园1个多月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从此,中国这艘巨轮在改革开放中乘风破浪。

1982年大学毕业,我被分配到《合江日报》当编辑。1年后,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有幸得到时任新华社黑龙江分社社长李惠民的赏识,进入新华社当了记者。

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为古老的中华民族焕发出新的生机。“好风凭借力”,我的新闻之旅伴随风云激荡的改革开放,记录了新中国走过的一个个坚实脚印,见证着时代大潮的风起云涌……

新华社是有着红色基因的国家通讯社。一代代新华人绵延赓续,优良传统和作风滋养着我成长。我分别在黑龙江分社、辽宁分社、北京分社担任过记者和副总编辑,2001年调入总社,先后在参考报道几个部门担任领导。

数十年来,我采写或领衔组织采写的很多重大调研报道、重大突发群体事件及典型案例,引起中央领导的重视,为党和国家重要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参考。我与分社记者发现并推出的“当代雷锋”郭明义、“全国模范教师”孟二冬,都成为时代楷模。

今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这是不断深化对党的创新理论的认识和把握,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探索新规律,干实事、谋实招、求实效的必然要求。于我个人而言,把握大局,围绕党和国家重大战略部署深入调研,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始终是不懈的追求。党的十八大以后,我连续4年组织记者与中央组织部新闻办合作开展大型专题调研,聚焦新时代“干部队伍状态”,强调“严管、厚爱”,得到中央有关部门高度重视。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祖国日新月异的历史巨变,为新闻工作者提供了广阔舞台,为有抱负的年轻人提供了奋飞的空间。我紧紧抓住这些机遇,在国家通讯社这个大舞台,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10余次参加全国两会、全国运动会、北京亚运会、香港回归、党的代表大会采访,见证了许多重大历史瞬间。

成绩的取得离不开领导的支持,尤其是同事和分社记者的精诚合作。我有幸成为新华社党组授予的“领衔记者” 之一,还获得第十四届长江韬奋奖(长江系列)、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等荣誉。

我与黄土高原上的小山村

“没有叔叔的帮助,就没有我们的今天。您就像我们的父母一样,我们一家永远感谢您……”2023年春节,晋西北黄土高原26岁的姑娘高金芳电话里的肺腑之言,勾起我对山西省静乐县大山头村10余年来绵延不断的回忆。

2011年5月,我在组织“革命老区脱贫与新时期党群关系”专题调研时,率队来到这个偏远的山村,夜宿农家窑洞。小山头村里没有电,生活条件非常艰苦,我采访了高俊奎,他14岁的女儿高金芳和她的弟弟从未进过校门,孩子稚嫩的双眼流露出对上学的热切渴望……

2011年5月,作者(中)在山西吕梁山区静乐县神裕沟乡大山头村就“革命老区脱贫与新时期党群关系”进行调研。(供稿者提供)

我们的报道发出后,大山头村的面貌得到改善,高俊奎一家搬出了小山头村,姐弟俩走进了学堂。从此,我与这个贫瘠的山村结下不解之缘。

2016年9月,我率队再访革命老区,再次夜宿农家窑洞,并找到已经搬到镇里居住的高俊奎家,看到他们过上了幸福生活,心中倍感欣慰。那年中秋节时,我寄去北京产的月饼。2016年获得中国新闻奖后,我将部分奖金寄给这个贫困家庭。2018年夏,高金芳初中毕业,在我的鼓励下放弃进城打工的想法,报考了山西冶金技师学院幼师班。如今,她已经是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

我的心,一直与晋西北黄土高原这个山村的乡亲连在一起。我与原村支部书记高建生以及高俊奎一家始终保持联系,经常在电话和微信里交流。高建生等乡亲还带着村里的特产土豆到北京看望我们,与时任总编辑何平等新华社领导亲切会面,高建生代表全体村民送上热情洋溢的感谢信。围绕这个小山村推出的报道《一碗面条的愧疚》获得中国新闻奖,我更加深切地感受到,新闻工作者的根要始终深深扎在人民的土壤之中。

古希腊神话中力大无穷的安泰,一旦离开大地母亲的滋养就失去了力量。在数十年职业生涯中,我始终把反映人民心声作为崇高使命。

1995年6月,我与记者走进一批几个低收入家庭居住的大杂院,采写《北京城区低收入家庭现状调查》,为推动我国城市低保制度的建立做出贡献。

1998年春节过后,为深入了解改革开放20年群众的真实心态,我带领记者来到北京鲁迅故居,那时这个大院已经住了几十户人家。我们对大院居民逐户访谈,由我执笔采写《大杂院里听民声——北京鲁迅故居33户居民采访录》,表达人们对改革开放的深切期盼,反映人民群众的真切呼声和愿望,取得良好社会反响。

“化作春泥更护花”

2011年11月,在新华社成立80周年庆典的喜庆日子里,新华社从数千名记者编辑中遴选出5名同志,由社党组授予“领衔记者(编辑)”荣誉,我作为代表在大会上发言。

无论是烽火连天的战争年代,还是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一代代杰出的新华人都默默奉献,一个个卓越的新闻工作者是我永远学习的榜样。作为工人的后代,从边陲小城走进新华社,是大时代为我提供了施展才干的广阔舞台。

从岗位退下来后,我跟随全国政协委员就大运河文化带、红军长征主题公园、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进行调研,参与起草撰写的万字长文《让古老的大运河向世界亮出金名片》,在《求是》杂志刊发后反响热烈。由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编的国家重点出版物专项规划项目“国家文化公园画传系列”丛书的《大运河画传》等,我也作为编委之一参与了调研和部分编辑工作。

2020年,我被聘为黑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开启了从业界向学界转场的新征程。3年来,我倡导成立了“黑龙江大学东北亚文化传播研究院”,组织了很多学术活动,撰写了一些调研报告,探索“学者+记者”调研模式,深入绥芬河、哈尔滨片区开展黑龙江省自由贸易区专题调研,等等。

作者为黑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研究生讲授专题课。(供稿者提供)

同时,我对几十年的调查研究实践进行梳理提炼,着手撰写“新时代新闻调查二十功”系列讲稿,从认识论、方法论、思辨论等方面,将自己的业界实践心得奉献给新一代新闻人。结合新闻调查实践为研究生开设的“情怀 发现 突破 思辨——长江韬奋奖获得者践行‘四力’系列讲座”,既有鲜活案例,又注重理论提炼和概括,师生反响热烈。

开放式教学课堂亦空前活跃。通过腾讯会议软件,我们与远在3300多公里外的新华社四川分社记者连线。讨论环节,20多名学生发言,由衷赞叹新华社等主流媒体发挥的积极舆论引导作用。有学生留言:“这是学习新闻5年来从未有过的生动一课,进一步坚定了我从事新闻工作的信念和理想! ”

徜徉在校园小径,我的思绪回到45年前那个金色的秋天,从黑龙江畔的兵团农场踏进大学校园,我有幸投身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成为大时代的亲历者、见证者、受益者、推动者。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个人的命运因伟大时代而呈现异彩,我愿在大时代的激流中化作“春泥”,为生机勃勃的绚丽春天奉献绵薄之力。

本文刊发于《新闻战线》2023年5月(上)。

延伸阅读:《人民法治》杂志社 • 开年第一课

会议现场徐江善讲话(王颖中/摄)

【责编:靳昕】

推荐内容